致力于高新技术研发和新能源产品的销售

服务热线

17363997528

产业论坛

矿化纳米还原技术治理XX河项目

发布时间:2018-05-21 浏览量: 来源: 本站


矿化纳米还原技术治理XX河项目

 

 

湖南乔生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4月

 

 

 

第一章  XX河流域概况 1

1.1XX流域概况 1

1.2项目区概况 7

第二章 XX河水质状况 11

2.1 XX流域水质功能区划 11

2.2 XX流域水质情况调查 11

第三章 XX河冶理规划状况 13

3.1 治理规划 13

3.2 总体目标 13

3.3主要防治措施 14

3.4 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 18

第四章 XX流域市区段水污染成因及发展趋势 19

4.1污染成因 19

4.2污染发展趋势 23

第五章 XX河治污措施与建议 29

5.1治污方案 29

5.2具体措施 32

5.3 结论 33

 

 

 

 

 

近几年来,XX市经济迅速增长,城市建设初具规模,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XX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正日趋好转,已进入一年一样,三年大变样的新一轮发展时期;而与之不相协调的是导致XX水质恶化、污染加重的因素依然存在、难以消弥;诸如下面的因素仍然是造成XX污染的主因:

——城市建设发生变化,原始下水道破坏后,地下渗水导致无法截污,雨污分流系统不完善,致使区域内XX流域的水质恶化日趋严重;

——部分新城区管网不配套,生活污水还未完全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的污水收集管道位于水面下,维护困难且污水漏排现象严重;

——XX沿岸涉水企业虽基本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但部分企业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或不正常使用,超标排放污染物、偷排污染物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XX水质恶化;

——沿岸住户向河岸倾倒垃圾、部分企业倾倒废渣等现象屡禁不止,导致水质污染;

——农业污染源的迅速扩张(养殖业快速发展且其相应的环保设施建设滞后、过量施用农业化肥等),导致水质污染;

——多种藻类暴发的速长,是有史以来,河内沉淀淤泥有多种物质,遇热温变臭,水质、空气污染更加恶化。

为了完成习近平主席在巴黎会议上的绿色承诺:中国水质污染源,在 2019 年根治还原。打好环境保护生态友好型这一硬仗,实现湖南青山绿水生态文明,实现XX河的水质全面达标。湖南乔生科技有限公司以高科技为手段,采用纳米矿化还原治污技术,特编制治理XX河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XX河流域概况

 

1.1XX流域概况

1.1.1自然环境

XX系资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邵东县双凤乡回龙峰,途经龙公桥乡、棠下、周官桥乡、两市塘、牛马司镇、魏家桥乡、大祥区、双清区,最后在XX市区水府庙处注入资江。XX河全长112公里,其中邵东境内流程86公里,大祥、双清两区境内流程26公里。流域面积2068平方公里,其中XX在邵东的流域面积为1629.5平方公里。在大祥、双清区的流域面积分别为183平方公里和255.5平方公里。占XX市总面积的1/10。年平均径流量为11.4719亿立方米,平均流速为0.5米每秒,全年最大流量1350m3/s,最小流量0.039m3/s,XX河全程有大小支流81条,流域内有中小型水库63座,流域内人口约为190余万,约占XX市总人口的26.5%,该流域系XX经济核心地带。

1)地质地貌

XX市境内系江南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南岭山脉绵亘南境,雪峰山脉耸峙西、北,衡邵丘陵盆地展布中、东部。整个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顺势向中、东部倾斜,呈东北向敞口的筲箕形。最高峰为城步苗族自治县东部二宝顶,海拔2021米;最低处是邵东县崇山铺乡珍龙村测水岸边,海拔仅125米,地势比降为10.25%。XX市区出露的岩层有石炭系灰岩、页岩、白垩系红色砂烁岩、粉砂岩等,两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市区内土、岩层及其厚度各地分布不一,资江岸边的建筑工程地基多数见有烁石层或卵石层。

2)矿产资源

XX市境内矿产资源较为富足,已发现的矿藏有煤、铁、锰、钨、锑、金、银、铅、锌、硫铁、石膏、大理石、辉绿岩、优质石灰岩等74种。矿藏地有644处,其中大型矿床23处,中型矿床33处,小型矿床61处。非金属矿藏蕴藏量大,品位高。石膏矿远景储量4.4亿吨,工业储量1.229亿吨,储量、产量均居全省各地州市前列,邵东县是全国八大石膏矿产地之一。优质石灰岩矿、大理石矿为省内优势矿种;硫铁矿、冰洲石矿、优质白云岩矿在省内享有盛名。煤矿工业储量1.417亿吨,远景储量1.447亿吨。金属矿藏比较集中地分布于隆回、新邵、邵东、新宁等县。

3)气象

气候:XX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冬长,春秋短。春季时冷时暖,气温变化幅度大,多低温阴雨,间有雷雨大风,夏季暑热期长,气温高,日照多,多雷阵雨,时有干旱。秋季天气晴暖,少雨,昼夜温差大。冬季湿冷,严寒期短,间有霜雪、冰冻。受地貌多样、高差悬殊影响,气候既有东、西部的地域差异,又有山地与丘平区的垂直差异,形成一定的小气候环境和立体气候效应。

日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16小时,冬春季光照最少每月平均55.8-103.4小时。5月逐渐增多,平均达126.3小时,6月平均157.9小时,7月8月分别为261.3和233.1小时,9—11月逐渐减少,日照百分率年平均37%。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16.6℃,12月受极地高压控制,月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1月冬季风最盛,3—4月是冬季风向夏季风过渡季节,气温回升,5月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7月夏季风最盛,气温较高,平均在28℃以上,9月太阳辐射仍强,气温仍高。10月明显下降,11月稳定在14℃以下。

降雨:多年平均降雨量1150—1350毫米之间,年降雨量变化大,季节性强,大多集中在4至6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4%,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往往暴雨成灾;7至9月降水偏少,常有旱情发生。年平均雨日155天。

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2至6月较大,7月至次年1月较小。7月平均气温最高。多年平均蒸发量1329.3毫米。

霜、雪: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72天,多年平均降雪9.3天,主要分布在1至2月。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些年无霜期增加,降雪减少,并出现暖冬现象。

4)水文

XX市境内溪河密布,有5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595条,分属湖南资江、沅江、湘江及广西西江四大水系。资江干流两源透巡,支派纵横,自西南向东北呈“Y”字型流贯全境,流域面积遍及市辖8县1市3区。巫水源出城步,横贯绥宁,西入沅江,为境内西南部的主要水道。市内河川水系发育,水域面积为111. 9万亩,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8.3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157.4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2749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44. 7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68.77万千瓦。水能资源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城步、绥宁等山区县。

XX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479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36.4m3/s,最大洪峰流量1350m3/s,枯水期平均流量5.5m3/s,最枯流量0.039m3/s,平均流速0.15m/s。邵水河床坡降0.79‰,中下游干流河床宽80至150米,平均水深3.5米。XX有大小支流近100条,其中XX市区段主要支流为檀江,红旗河等。

檀江发源于东安县尖木岭南麓,流经邵阳县和大祥区,于大祥区面铺乡双江口汇入XX,全长68公里,流域面积631平方公里,河床坡降1.82‰。檀江在XX市境内流域面积528.7平方公里,河长56公里,河床坡降0.843‰。

红旗河为XX支流,发源于新邵县雀塘乡,流经新邵县雀塘乡的麦园里、田庄,市双清区高崇山镇的芦家冲、短陂桥,云水乡财神桥和石桥乡的石桥卜,杨河桥(高家坝),至石桥乡马鞍村的鹅公嘴汇入XX。河长29km,流域面积60.72km2,河流坡降1.64%,红旗河出口距XX河口3.9km。平水期流量4m3/s、河宽25m;枯水期流量为1.5m3/s、河宽15m、水深1.5m、流速0.5m/s。

⑸野生动植物

XX位于南岭山脉、雪峰山脉与云贵高原余脉三大植物区系交会地带,2014年,全市林地面积为132.0万公顷1588.89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6605.728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2.758.73%。其中绥宁县活立木蓄积量1050万立方米,人均32. 94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7.7%,是湖南重点林区之一,已建立绥宁黄桑、新宁舜皇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冈云山、洞口罗溪等国家级森林公园,绥宁花园阁、城步白云湖等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高等植物有245科,792属,2826种。其中用材林树种210种,以杉木、马尾松和阔叶用材林为大宗。经济林树种432种,楠竹、油茶、油桐、漆树、板栗、乌柏、白蜡树、山苍子树等成片分布。受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60种,一级保护的银杉、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的资源冷杉、银杏、钟萼木、连香树、鹅掌揪、香果树、水青树、蓖子三尖杉等,为国内特有的孑遗树种。城步沙角洞的银杉群落,新宁、城步的资源冷杉群落,绥宁黄桑的长苞铁杉群落,是研究江南地域古生物学的活标本。茂密的森林是野生动物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繁衍场所,境内有野生脊椎动物397种,分属5纲,33目,102科。受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金钱豹、云豹、华南虎、水鹿、黄腹雉角、红腹锦鸡、鼋、大鲵等36种。

1.1.2社会经济概况

1)沿革

XX是一座历史古城,西周召伯,甘棠布政;春秋白善,垒土筑城,距今已有2500余年了。邵阳,旧名宝庆,位于湘中而偏西南。北障雪峰之险,南屏五岭之秀,资水横贯,邵水交汇,盆地珠连,丘陵起伏。自西汉置县,为郡为州为府,为一方之重镇。北邻娄底,南界永州,上通云贵,下接长衡。自古为交通要道,商埠中心,经济发达,文化昌明。

2)行政区划

XX现为省辖市,辖1市8县3区,人口830万,面积2.1万平方公里。XX市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86人,较全省平均密度高出99人。中、东部人口稠密,西南部山区人口稀疏。XX又是湖南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辖市,除汉族外,繁衍生息着苗、瑶、回、侗、土家、壮、仫佬、满、布依、拉枯、黎、彝、白等3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9. 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 94%。建有1个苗族自治县,25个民族乡。

3)风景名胜

XX河山毓秀,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散布各地。历史上的“宝庆十二景”,多点缀于资江两岸,环布市区。由双清公园、水府庙小游园和东塔公园连缀而成的城区风景区,兼有人工之美和自然之秀。水府庙前,双江汇流;资江南北,两塔并峙;江流蜿转,四桥飞虹;近水遥山,绿意葱笼。市郊附近的溶洞亦为奇观。境内辟有新宁崀山、城步南山、武冈云山、新邵白水洞等风景区,60多个旅游景点。武冈云山为全国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历来香火鼎盛;有两华耸翠、一瀑飞涛、仙桥横汉、杏坞藏春等10景,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被辟为国家森林公园。城步南山象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湘西南边睡,芳草如茵,牛羊成群,既具北国草原的雄浑,又不失江南草山的灵秀,为回归绿色旅游的最佳生态环境。新宁崀山2010年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系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集奇峰、幽谷、碧水、丹崖于一体,方圆达100平方公里,紫霞洞曲径通幽,骆驼峰高耸入云,牛鼻寨的“天下第一巷”鬼斧神工,堪称“亚洲第一”的仙人桥浑然天成;登八角寨远眺,群峰幽谷,丹崖秀水,尽收眼底;泛舟扶夷水上,澄江如练蜿蜒于百里画廊;全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至此油然感慨:“一线天梯惊煞人,幽谷深处净无尘;新宁别有奇峰在,不让武陵独占春。”

4)交通

境内交通便捷。明清之际,宝庆府城依资江黄金水道和数条释道而成为水陆要冲,湘中重镇;民国时期,湘黔公路干线贯穿境内,邵阳县城成为东南与西南商品物资转运枢纽。而今,洛湛铁路连接湘黔铁路干线,经娄底、株洲、长沙而达全国各地。公路有320国道横贯东西,207国道纵连南北,省道、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在境内经纬交织,通车里程达5839公里。

1.2项目区概况

本方案中邵水流域段为本实施方案确定的“项目区”,XX市辖区域内XX流过范围为“XX流域”。

1.2.1项目区自然环境

1.2.2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⑴行政区划

1-1 XX流域XX市区段行政区域

河流名称

起讫地点

涉及乡(镇)

XX


江口村至沿江桥

双清区:渡头桥镇、云水乡、石桥乡、东风路街道

大祥区:檀江乡、蔡锷乡、板桥乡 红旗路街道、中心路街道、翠园街道、城南街道、火车南站街道

檀江

 

大祥区:罗市镇、檀江乡

红旗河

 

双清区:高崇山镇、石桥乡、火车站乡

⑵常住人口分布

1-2 2006年——2013年XX市常住人口(单位:人)

 

辖区其他

双清区

大祥区

北塔区

2008

6741546

289847

316061

91279

2009

6823400

283400

319200

99200

2010

7071700

308000

340600

104600

2011

7107200

308600

341400

105500

2012

7170000

311400

341600

105900

2013

7200400

312700

343000

106300

 

⑶分区城市化水平

1-3 2008年——2013年XX市分区城市化水平(单位:%

 

辖区其他

双清区

大祥区

北塔区

2008

29.85

82.28

73.81

78.05

2009

30.43

82.46

78.77

78.10

2010

32.84

81.82

74.22

69.50

2011

34.13

82.08

74.43

69.57

2012

36.06

82.88

76.00

70.54

2013

38.04

82.89

76.18

70.65

⑷生产总值

1-4 2006年——2013年XX市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产值

第二产业产值

第三产业产值

人均生产总值(元)

2006

384.93

97.87

125.46

161.60

5739

2007

447.12

113.98

148.23

194.91

6646

2008

549.43

147.11

190.84

211.48

8152

2009

600.69

149.88

216.26

234.55

8857

2010

727.29

173.71

278.02

275.56

10468

2011

907.23

227.52

353.17

326.54

12797

2012

1028.41

252.74

398.07

377.60

14406

2013

1130.04

254.06

439.50

436.48

15727

⑸生产总值增速

1-5 2006年——2013年XX市生产总值发展速度(单位:%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产值

第二产业产值

第三产业产值

人均生产总值

2006

111.3

106.9

118

110.2

110.7

2007

111.4

105.6

118.7

109.4

111.1

2008

110.7

106.2

115.8

109.2

110.5

2009

112.9

106.2

119.5

111.0

112.2

2010

114.6

104.5

120.7

114.4

111.9

2011

112.7

104.0

117.7

113.1

110.4

2012

111.7

104.6

113.2

114.1

110.9

2013

110.2

102.8

111.6

112.8

109.5

⑹分区生产总值

1-6 2006年——2012年XX城区分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双清区

大祥区

北塔区

2006

34.91

35.14

8.10

2007

41.30

40.02

9.70

2008

49.98

45.70

12.20

2009

56.34

53.74

13.60

2010

67.29

65.06

16.62

2011

81.75

80.64

20.69

2012

93.16

91.95

23.23

2013

104.65

103.86

25.73

⑺分区农业物耗

1-7 2012年XX市分区农业物耗表

 

辖区其他

双清区

大祥区

北塔区

(吨)

按实用量计算

707775

6251

11619

5211

(1)氮肥

313121

3478

6190

2169

(2)磷肥

148441

1446

3209

1428

(3)钾肥

78581

613

1320

580

(4)复合肥

167633

714

900

1034

按折纯量计算

227122

1869

3173

1518

(1)氮肥

92748

1035

1685

564

(2)磷肥

20746

210

440

208

(3)钾肥

38883

303

651

287

(4)复合肥

74746

321

397

459

农用塑料膜使用量(吨)

2539

29

237

12

其中

地膜使用量

1491

16

29

10

地膜覆盖面积(公顷)

18942

185

322

139

农药使用量(实物量)(吨)

9480

54

138

55

⑻耕地及农作物播种面积

1-8 2012年XX市分区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

 

辖区其他

双清区

大祥区

北塔区

实有耕地面积

439.59

4.42

5.22

1.79

其中:常用耕地面积

418.54

4.42

5.22

1.79

1、水田

337.64

3.45

3.63

1.43

2、旱地

101.95

0.97

1.59

0.36

坡度25度以上的耕地

14.09

0

1.20

0

农作物播种面积

822.91

9.07

15.64

4.84

其中

粮食作物

550.78

6.14

10.22

2.91

经济作物

228.51

2.17

3.97

1.60

⑼牲畜及水产品产量

1-9 2013年XX市分区牲畜头数、畜产品及水产品产量

 

辖区其他

双清区

大祥区

北塔区

大畜生年存栏数(头)

671051

3660

4484

4550

其中:牛

653288

3660

4306

4550

生猪存栏头数(万头)

551.25

9.05

10.87

4.85

肉猪出栏头数(万头)

955.98

21.46

20.98

11.70

水产品(吨)

102510

2572

2511

1820

其中:鱼

100555

2550

2408

1769


第二章 XX河水质状况

 

2.1XX流域水质功能区划

根据《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XXXX市区段水功能区划见表2-1。

2-1      邵水水环境功能区划

水体

水域

长度(km)

功能区类型

行政区

执行标准

XX


邵东兴隆水厂下游200m—邵阳市拦河坝

62.8

工业用水区

邵东、大祥、双清

IV

XX


拦河坝——至沿江桥

2.1

景观娱乐用水区

大祥、双清

IV

2.2 XX流域水质情况调查

2.2.1 XX流域水质现状监测

XX市环境监测站2014年9月23-25日对XX水质和沿岸污染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断面分布为江口村断面、XX云水村断面、XX檀江入河口上游200m断面、檀江入XX断面、XX檀江入口下游500m断面、XX红旗渠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上游200m断面、红旗河入XX断面、XX红旗渠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下游500m断面、XX入资江断面共九个断面,同时对老城区XX西岸邵水桥上游100米楚香楼排污口、XX东岸六中上游400米排污口、XX东岸沿江桥旁电器城排污口三个较大排污口水质及其底泥进行了采样监测,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各监测断面COD浓度位于13-15 mg/l,低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限值(30 mg/l),接近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限值(20 mg/l)。氨氮江口村断面、云水村断面、红旗河入XX断面浓度均较高,其中,云水村断面、红旗河入XX断面浓度均超标,氨氮超标因大量生活污水汇入所致;尤其是红旗河入XX断面,因红旗渠污水处理厂纳污区部分截污管道未建成等原因导致该断面氨氮浓度过高。

2、XX底泥中砷、汞、镉、六价铬、铅等重金属自云水村入境后变化均不大,但有机质自入境后增值较大。说明XX流域XX市区段污染主要以生活污水、生物污水为主。

3、XX入资江断面2006年-2013年重金属含量占标率均较低;COD 2012年达到峰值,2013年占标率为51.9%(GB3838-2002IV类标准值为30mg/l);氨氮于2010年达到峰值,2013年占标率为61.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007年达到峰值,占标率为78.9%,2013年降至27.8%;粪大肠菌群数2006年达到峰值,超标11倍,2013年超标3倍。

4、水体污染现状

1)XX河与资江河汇入口;(2)沿江桥断面;(3)青龙桥断面;(4)邵水桥断面;(5)拦河坝断面;(6)邵东禾尚桥流出至曹家坝段;(7)截污系统的排出口,以拦河坝至资江流入段共有27 道口,原大部分都有渗出污染物,近年来,虽进行了大量的整改工作,仍有部分渗出污染物。

根据我们2018年4月15日现场调查情况表明:黑水臭水现象及水面藻类漂浮物随处可见。以上各段现场调查照片驸后。


第三章 XX河冶理规划状况

 

3.1 治理规划

XX流域目前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有红旗河污水处理厂,XX流域老城区部分废水经沿河截污干管进入洋溪桥污水处理厂,根据《邵阳市城市排水专业规划(2007-2020)》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XX流域近期建设桃花新城污水处理厂,远景规划建设白马大道污水系统、横冲污水处理系统、罗市桥污水系统。依据XX市环境保护局2014年9月启动的《XXXX市区段污染综合整治总体方案》为规划目标。

3.2 总体目标

根据XX流域XX市区段的污染特点,确定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为污染物控制指标。对于消除河道水体黑臭,COD 和氨氮是主要控制对象。

4-1 XX流域各断面分阶段达标实施方案

断面

江口村

红旗河入XX处

XX入资江处

断面设置情况

新设

已有

已有

水质控制目标

阶段达标计划

2017年

各项指标达Ⅲ类

NH3-N指标达V类;其余指标达Ⅲ类

粪大肠菌群达V类;其余指标达Ⅲ类

2020年

各项指标达Ⅲ类

各项指标达Ⅲ类

各项指标达Ⅲ类

XX流域XX市区段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目标是:二年初效,五年达标,十年优化;通过实施综合整治,使XX及其支流XX市区段水质由现状分阶段逐步改善到满足环境功能要求的Ⅲ类目标。

二年初效:2017年底,XX及其支流水质不新增超标污染因子,综合指数有所下降。主要水体消除黑臭,红旗河入XX处NH3-N指标达V类、XX入资江处粪大肠菌群指标达V类,其余各因子达到III类。

五年达标:2020年底,通过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厂和管网系统,切实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资江流域XX市区段及其支流水质全面达标。

十年优化:2025年底,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集中治污设施和建设深度处理设施,使流域水体水质进一步改善,全流域生态恢复。

3.3主要防治措施

XX流域XX市区段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污染物总量控制、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城乡污水处理厂建设及垃圾处理处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河网综合整治、节水减排建设、监管体系建设等。这些主要任务的提出均服从于本方案确定的总量控制目标,分别承担着减少污染物排放、恢复和扩大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识别治理效果等功能,相互依存、有机联系、缺一不可。本方案将从管理措施、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

3.3.1管理措施

1)提高水域功能级别

XXXX市区段水域环境功能目前为Ⅳ类,为工业用水及景观娱乐用水。XX市区段水域环境功能不宜将其划为Ⅳ类,因为资江XX市区段共有三个取水口,其中城西水厂取水口、工业街水厂取水口分别位于邵水入资江口的上游2.6km、下游0.8km,XX水质水域功能级别过低,将对XX人民的生活饮水构成安全隐患,晒谷滩电站建成以后,XX的污染已经影响到晒谷滩库区的XX工业街水厂和城西水厂的几十万市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 另外IV类标准的水质虽然适用于农业用水,但是XX及其支流上游的水域都是农业用水、鱼塘补充水和当地居民生活用水三位一体;Ⅳ类标准的水质是指“人体非直接接触的”,而南方用于稻田的农业用水,以及鱼塘用水和生活用水都是人体直接接触,甚至饮用的。所以,XX及其支流上游水域功能规划应将其划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这样,既符合实际,也有利于保护XX流域非常紧缺的水资源(XX人均淡水资源为2200立方米,邵东县人均1325立方米,XX流域人均约1000立方米左右,低于全国、全省、全市人均水平,也低于国际上界定的严重缺水标准,属严重缺水地区),并且水域功能区划不给一个小厂或一座小矿山污染一条河提供借口与依据。

建议将XX的水域功能级别由Ⅳ类标准提升为Ⅲ类标准,并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在XX提级获批准之前,XX市环保局可以提高XX流域辖区内企业的污水排放标准,要求企业外排污水需达到或相当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限值以上方可排放。

2)加强水质监控

在已有的XX红旗河入口处、XX入资江口两个常规监控断面的基础上,新设XX入境断面江口村断面,根据水质监控情况确定流域总量指标,核定重要控制断面考核浓度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区域总量控制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定期公布考核结果。

3.3.2调整产业结构与优化产业、城乡布局

1)调整农业结构

XX流域市区段应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在种植业方面,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重点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和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在畜禽养殖方面,实行规模化畜禽清洁养殖,减少污水和粪便流失,妥善处理废弃物。

在水产养殖方面,要合理布局,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发展生态养殖,不投饵料,保护水质。

2)调整工业结构

XX流域XX市区段在工业化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完善法规、强制性行业标准和规范,对第二产业全面实行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现代制造业、环保产业等,同时大幅度降低高污染行业企业比重。按照“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原则,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宝庆工业集中区和大祥工业经济开发区(横冲工业小区和罗市工业小区),在引进项目的过程中要优先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工业中的比重,严格控制高污染企业特别是水污染较重企业进入;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现代工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用水、耗水、排污都远大于第三产业。XX流域XX市区段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向“三、二、一”的转变,制定行业规划和完善市场机制,促进以生活服务为主体的传统第三产业改造、提升、转型,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经过努力, 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力争达到40%左右。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3.3.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优化XX流域的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首先,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农作物布局,大力削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要充分考虑农作物的适生性以合理调整农作物结构和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种植布局模式,优先发展需肥量低、环境效益较高的作物,鼓励按照有机、绿色农产品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在低污染风险区优先发展集约化蔬菜种植业。

在第二产业布局方面,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应着力调整工业产业布局,将一批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的、布局分散的小企业,尽可能地引导进入大祥经济开发区、宝庆工业集中区内,延长产业链,发挥工业集群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3.4优化城乡布局

XX流域XX市区村镇数量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空间规划重城市、轻乡村,城乡规划未能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效衔接;环境治理设施城乡共享度低等。要坚持“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优化XX流域邵阳市区段城乡布局,科学合理地确定村镇布局和规模,完善城乡功能网络,实现城市与区域的整体联动,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区域性治污设施共建共享度,形成有利于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城乡布局。

3.4 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

XX流域工业企业布局分散,污染排放重,工业点源污染是综合治理的重点。

2015年底,凡不能达到现有排放标准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整顿。2016年年底前,工业污染源要做到全面达标排放,关闭不能达标排放的工业企业。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生产项目。

污染排放不达标或对当地环境影响严重的企业必须实行“关停并转”。 关停企业涉及的资产可通过合理补偿、兼并重组等方式妥善处置,下岗人员可通过培训、再就业及其他途径妥善安置。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以保证水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实施。


第四章 XX流域市区段水污染成因及发展趋势

 

XX市区段水环境污染的成因,一方面存在着流域内地势平坦,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密集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也有着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不合理,治污投资不足,面源污染严重,流域内建设闸坝过多等人为因素。近几年来XX市政府在保护邵水水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严格控制新的污染项目,建设市区垃圾处理场,清理水浮莲,积极探索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新路子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XX市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但水环境问题仍然突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4.1污染成因

4.1.1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

依据市环保局监测数据显示,2007-2013年XX市区段常规监测断面COD与流域内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1。

4-1  COD与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

 

COD

第一产业产值

第二产业产值

第三产业产值

COD

Pearson 相关性

1

.898**

.872*

.874*

显著性(双侧)

 

.006

.010

.010

N

7

7

7

7

第一产业产值

Pearson 相关性

.898**

1

.994**

.990**

显著性(双侧)

.006

 

.000

.000

N

7

7

7

7

第二产业产值

Pearson 相关性

.872*

.994**

1

.995**

显著性(双侧)

.010

.000

 

.000

N

7

7

7

7

第三产业产值

Pearson 相关性

.874*

.990**

.995**

1

显著性(双侧)

.010

.000

.000

 

N

7

7

7

7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XX市第一、二、三产业均得到了飞速发展,第一产业虽然增速较慢,但依然维持在2.8%的增长速度;第二产业增长速度2010年达到峰值,为20.7%,但2013年依然有11.6%的增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依然有12.8%的增长速度。在我们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我们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尽管在2008年开始对XX流域XX城区段的整治,但XX中COD与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依然呈直线增长的趋势。

4.1.2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1)老城区污水处理

2014年9月4日,XX环境保护局针对XX流域邵阳市区段进行了调研,调研过程中在老城区发现的截排污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合流制截污口未封闭、雨污合流排水渠的直排口、错接排污口等,具体见表3-4。

3-4 XX流域XX城区两岸主要截污情况表

 

位置

排污情况

XX

西岸

沿江桥口

截流式合流制排污口,部分截流设施损坏

农业银行

百货公司

楚香楼

雨污合流排水渠直排口,无截污设施,大量废水直排入河

市一中

未建截污干管,污水直排口

XX

东岸

沿江桥东岸电器城

雨污合流排水渠直排口,大量废水直排入河

房产公司

截流式合流制排污口

张家冲

六中校门口

居民错接雨水管

三里桥

雨污合流排水渠直排口,有截污设施,但未收集

1)根据08年规划,XX东西两岸佘湖桥至沿江桥段截污干管应全线拉通,目前XX西岸佘湖桥至一中段、XX东岸佘湖桥至六中段截污干管尚未建设。

2)老城区原有排水管道均为雨污合流管道,老城区的管道存在着无规划、管网老化、管埋深、位于建成区且均为沿路建设等特点,如果将老城区的排水管道改为分流制,不仅工程浩大,而且难度大。故08年综合整治采用的是截流式合流制,在合流制排污管的尾端设置截流设施,将旱季污水、小雨时雨污合流水、大雨水初期雨水引入截污干管,进入洋溪桥污水处理厂。截流式合流制排污系统改造的优点是对道路交通和周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节约投资、解决了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缺点是仍有部分污水溢流进水体,水位低时大量雨水被截流,将影响河道的自然循环和景观水位,由于雨水的稀释作用大大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生化处理效果等。

3)虽然老城区排水系统进行了截流式改造,但仍然有部分区域采用排水渠直排XX,这些排水渠部分本来就是天然溪流,如戴家坪片区;有些虽然建有设施,但损坏或不全。2014年9月23-25日,XX市环境监测站对XX西岸邵水桥上游100米楚香楼排污口、XX东岸六中上游400米排污口、XX东岸沿江桥旁电器城排污口三个排污口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三个排污口水质COD:20-21.7 mg/l 氨氮:2.16—4.10 mg/l,均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

4)老城区排水管网复杂,导致出现错接、漏接现象,有些居民直接将污水接入雨水管排水。

2)红旗河流域

目前红旗河流域建有污水管道20.5km,雨水管道51.5km、红旗河沿河截污干管7km。XX市环境监测站2014年9月23-25日对红旗河入XX断面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数据见表2-2。由表2-2可知,红旗河入邵水断面氨氮:8.05-8.15 mg/l,水质远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限值,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劣V类。这是由于红旗渠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内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大量污水直接进入红旗河所致。

XX市宝庆工业集中区位于红旗河流域,XX市宝庆工业集中区自2006年筹建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配套管网设施建设的滞后,给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根据XX市公用事业局提供的资料,红旗渠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2020年污水产生量将达到8万m3/d左右,COD、氨氮产生量预计将达到5840t/a、634t/a。考虑宝庆科技工业园东扩,市政府又在白马大道与红旗河交汇处特设白马大道污水处理系统,纳污范围约2883公顷,规划污水量约13 万m3/d,规划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采用6.5 万m3/d,远期或远景采用13.0 万m3/d。若红旗河污水处理厂纳污区配套截排污管网的建设不及时完善,白马大道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排污管网的建设无法做到同步进行,红旗河、XX乃至整个资江流域承受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故红旗河流域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截排污管网的建设迫在眉睫。

4.1.3 河道沿岸污染

虽然XX市目前有两家垃圾填埋场,但由于垃圾收集设施滞后及民众环保意识淡薄、公共卫生观念较差,部分沿江城乡居民将邵水两岸当成垃圾场,大量垃圾堆放于河堤、河滩、河坡及近岸土地上,在XX东岸三里桥处,甚至有居民直接利用河滩地作为养鸡场地。垃圾堆放在河边,不仅影响景观、发出恶臭,最严重的是垃圾渗滤液流入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暴雨过后,垃圾随径流进入水体,对河流造成直接污染。

4.1.4 工业企业点源污染

高投入、低效率、高污染的粗放型工业企业对水环境带来压力。产品结构、城市布局不合理,规模以下企业数量多,分布零散,生产工艺落后,导致严重的结构性工业污染。由于生产工艺落后,规模小、利润较低,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污染防治措施跟不上,偷排、超标排放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4.1.5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有些地段把污水直接排到邵水河里,根本没有进排污管网,有些在河边墙壁上打个孔,污水顺墙面流到资江河里,水黑且臭,满是油腻。

4.2 污染发展趋势

4.2.1 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持续加大

目前,对XX流域XX市区段产生污染的主要为生活、生物污水,双清区常住人口2012年相对2008年增长了21553人、增长率为7.44%,大祥区增长了25539人、增长率8.08%;双清区的城市化水平为82.88%、大祥区的城市化水平为76%,随着桃花新城、佘湖新城等新城区的建设,渡头桥镇打造XX市东南部经济活动中心,城市化率将会越来越高。故邵水流域邵阳市区段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将会与日俱增。

4.2.2 污染物类型增加

XX流域目前主要的工业集中区为宝庆工业集中区,根据规划一期规划面积10.68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轻纺、食品等主导产业,辅以现代物流、汽车商贸等产业,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食品产业园、轻纺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现代物流园等六大特色产业园。同时XX市还将在板桥乡横冲村建设横冲工业小区、罗市镇建设罗市工业小区。随着这些工业区的建设及扩展,工业类污染源将持续增加,污染物类型也将多样化,XX的治理工作将变得更加繁杂。

4.2.3 工业污染加剧

目前,XX流域的高污染区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及宝庆工业集中区,随着桃花新城、横冲工业小区的建设,渡头桥镇打造XX市东南部经济活动中心目标的落实,XX干流XX市区段高污染区将会向上游扩散;随着宝庆工业集中区的东扩,罗市镇建设工业小区、打造工业强镇目标的落实,XX流域高污染区将会进一步向红旗河上游及檀江延伸,随着这些开发区的密集建设,如若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污水防治措施,整个XX流域XX市区段均会呈现高污染的状态。

4.2.4 河道淤泥积深

由于历史原因,随着XX城市人口的增多,工业逐渐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垃圾直接或间接排入城市河道,使河流水体的污染负荷远远大于水体的自净能力,污染物,垃圾因此大量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导致城市河网水质急剧变差河道底泥均黑臭不堪,底泥中沉积的大量有机,无机污染物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急剧减少,再加上部分污染物,垃圾的毒害作用,使河流水体中的动植物大量死亡,河流水体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甚至摧残,城市河道水体水华现象,黑臭现象频频发生,进入河道的污染物和垃圾的大量沉积导致河道淤泥层得急剧增厚,使河道水容量减小,河道的防洪排涝航运功能也深受影响。加之淤泥长期淤积没有进行清理,导致枯水期XX水质发黑发臭。

XX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不仅有水污染第一阶段出现的以重金属为主的特征,更有主要由氮磷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第二阶段特点。


 

第五章 XX河治污措施

 

5.1治污方案

5.1.1 治污思路与目标

为了完成习近平主席在巴黎会议上的绿色承诺:中国水质污染源,在 2019 年根治还原。打好环境保护生态友好型这一硬仗,实现湖南青山绿水生态文明,实现XX河的水质全面达标。

湖南乔生科技有限公司与中资碳科投资有限公司为承 接我国材料科学家刘铁林研发碳材料技术、产业、开发成立的专业公司,承担污染水体的治理和维护运营工作。

5.1.2 治污技术与治污原理

1、治污技术概述

根据权威机构和媒体报道:中国污染水体治理年投资5000亿元,治理不好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消除淤泥。

XX双江口至沿江桥段由于常年大量污水及含泥沙雨水的汇入,河底淤泥深度超过0.5m,要彻底治理邵水河,必须采取行知有效的河道清淤工程或措施。

采用先进纳米矿化还原技术,就是利用碳纳米材料活性,在阳光或紫外线的作用下将水体中的污染物自动分解,产生只有太空存在的原子氢、原子氧:

1)100%清除蓝藻。

2)将有机的农药、化肥、药物,激素矿化 CO2 H2O

3)将无机的酸根离子、重金属离子还原、提取、消除。

4)清除湖(河)底淤泥。

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或生物菌种,各个环节不产生二次污染及顾虑因素,不影响鱼类、水生植物、微生物自然生长。

由以上分析可知,采用先进纳米矿化还原技术治理水体污染及清除淤泥中的各类污染物具有明显的优势。

2、纳米矿化还原治污技术原理

◆除臭机理:超强氧化基团及单元子H和单元子O,在常温常压下将水体中的恶臭物质分解成CO2H2O和SO4或将化合物氧化还原,并将空气中的异味分子解构和分散。

◆除色机理:C纳米材料在电场中,C原子两端被复极化后,形成无数微电子槽,色素大分子在颗粒两端发生氧化还原,同时,C原子表面所具有的含氧官能团具有特殊的催化作用,可使被吸附的发色基因电子云分布发生偏移,使发色基团分子结构处于不稳定的活化状态,通过电氧化作用,产生有机自由机,从而被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

◆藻类去除机理:超强氧化基团在光催化作用下遇到水体中的单细胞藻类或细胞后,会迅速穿透细菌的细胞膜,与细胞酶发生不可逆转的氧化反应,致胞膜死亡。

◆淤泥有机物去除机理:超强氧化基团及单元子O、单元子H,遇到底泥有机物,诱发强氧化反应和化学反应,解构其分子链,将其降解为CO2H2O。

◆氨氧去除机理:通过直接氧化或CIO-间接氧化,将氨氧氧化为氮气溢出。

◆磷去除机理:有机磷还原为磷化氧从水中溢出,氧化基团与磷形成磷酸根,并与金属离子生成磷酸盐被水生植物吸收。

◆苯酚降解机理:羟基自由基直接攻击苯环取代酚,使其脱落,并将苯环打开,解构苯环,打开分子链,形成醚类或脂类物质。

◆重金属去除机理:原子H将水中重金属还原为单质金属,羟基自由基将其钝化,在水体中富集析出。

5.1.3 纳米矿化还原治污技术应用案例

采用矿化还原技术治理污染水体,在全国取得不少的成功案例。例如:

1)河北省保定北湖,仅使用 36小时彻底清澈一个污水湖泊:100%清除水体藻类,清除有机物的农药、激素。COD 值从 227mg/L下降至 7mg/L。并消除旁边一条河道半米厚的垃圾。

2)广东省佛山市大厉镇联滘河涌一夜消除 1.5 米厚的淤泥。COD 值从 227mg/L下降至20.0mg/L。

3)北京市陶然亭公园 16.15公顷污染水体 3天的治理工作: 100%清除水体藻类,清除有机物的农药、激素。COD 值从 97.1mg/L下降至 7.3mg/L,总磷由1.12下降为0.07mg/L,氨氮 1.97mg/下降为 0.19mg/L, 叶绿素 201mg/L下降为46.0mg/L,溶解氧3.5mg/L上升为7.4mg/L。并能有效去除污染水体重金属元素。

4)在中央电视台2017年6月 5日污染暴光内蒙古托克托县伍什家 1000亩氧化塘。3天 COD 值从 4229.2mg/L下降至 450mg/L,巨高盐分也在迅速下降中,清除 6年暴晒法沉积的数百吨有机菌落群。

5)巢湖是我国湖泊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三湖三河”之一,巢湖流入的南淝河污染水体治理,截止 2015年 2月 5日巢湖西半湖湖心数据除总氮有待降解指标外,所有指标均在一类、二类地表水标准。创造污染水体治理的世界奇迹。其指标为:氨氮0.303mg/L ( II 类 0.5mg/L)、总氮 TN2.15mg/L、总磷 TP0.078mg/L、(I 类0.15mg/L)、化学需氧量 COD19.4mg/L(III 类 20mg/L)、溶解 DO5.92mg/L(II  6mg/L)、叶绿素 0.050mg/L、粪大肠杆菌 130个/L(I类 200个/L)。其中总氮为消极氮,达标为TN2.mg/L 以内,相差 TN0.15mg/L 逐步下降,最终达标。

近期在上海金山区、深圳新洲河、浙江衢州市、河北新安县等地治理依据各地部门要求完全达标。

鉴于以上综述,污染水体矿化还原治理技术是可行、可靠的,完全达到修地、治污和净水的整体效果。

XXXX流域污染问题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危机人民群众生活、生命安全。污染水体的治理方针对国家乃至世界可以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展现XX市党、政领导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水体污染治理的积极态度。

因此,湖南乔生科技有限公司与中资碳科联盟有信心、有能力承担邵水流域污染水体还原的治理工作。

5.2 具体措施

5.2.1在XX河流入资江河的沿江桥段,设立断面检测点。

1、由市主管部门确定XX段处理点,提供该流域的排水量,及水质检测报告。

2、我方依据提供资料编制:治理方案、设备配置及服务协议。

3、经双方确认后签订治理合同,无需任何费用,五个工作日,我方工程技术人员和设备同时进场。

4、设备下水时,经由三方同时在同一断面,第一次取水样,尔后按协商时间取水样,三方检测报告每次同时亮化,交给省检测总站和省人大监督部门公正备查。

5、XX污染水体采用矿化还原技术治理,在各方监督下实施,以检测报告数据为准,除总氮为消极氮逐步下降外,其他数据按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以商定和职能部门要求的类别为准,达标时按服务合同,履行支付费用及责任与义务。

6、水域治理计划在 7 天见效,60 天达标,2-3 年的时间完成水体全生态的恢复工作。

5.3 结论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的重大意义:一是充分体现我市在湖南境内132条黑水河治理污染水资源的先河;二是达标后拟定召开矿化纳米还原技术的新闻发布会、水质还原鉴定会;三是邵水河得到长年治理,提升人们生产、生活友好型的环境;四是公司法定地址的属地,对整个项目财税建设的持续增长;五是提早两年完成习主席在国际的绿色承诺。

 

 

                                  湖南乔生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张学军

                               电话/微信:17363997528

                                    2018年04月18日

 

 


分享到: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 关联纪实 | 发展沿革 | 纵向联盟 | 系列产品 | 联系我们